我一直都不贊成家裡有太多儲物空間,適量就好,畢竟房子這麼貴,是用來住人的,不是用來堆東西的。
所以我一開始在規劃新家各區域的儲存櫃時,就先統計我租屋處目前在各個區域有多少儲物空間,包括浴室洗手台下方、衣櫃、書桌抽屜、客廳桌下、書櫃、鞋櫃、食物櫃、掀床空間、廚房洗手台下方、陽台等,可預期我或許會添購一些新東西,但應當不至於增加太多,所以先依照原來的物品擺放情形,去想像未來的置物區域、容量,再細部調整。
從舊到新規劃
然後我就開始想,這些原有租屋處儲物空間的物品,到了新家可以擺在哪裡,例如我的新家洗手台下方,並沒有儲物櫃,但又真的有需要擺放,那麼量尺寸買浴室儲物格櫃就屬於必要。
那麼新家的書桌兼餐桌沒有抽屜該怎辦呢? 我本來買了一個ikea的文具抽屜櫃,但是後來入住整理時發現,其實餐桌後方的櫥櫃抽屜不只可以滿足這個儲物需求,連原本客廳桌下的物品擺放也沒問題,因此我就在完全沒有拆封組裝的情況下,去ikea退貨。
至於鞋櫃,其實我鞋子根本不到十雙,但故意買大了一點的鞋櫃,因為我知道,一些出外用品例如安全帽、防風外套、墨鏡、口罩、鞋撐等等,都可以放在這個位置。
密閉比開放好
整體而言,我的儲物空間大概比租屋時多了20%,已經算是有多留餘裕給未來可能需求了,以至於有些地方依然空著,但還是被來訪的好友說,妳家東西好少。我覺得,東西藏起來是個關鍵,我家除了書櫃與陽台小櫃是開放式,其他儲物空間完全密閉,不要全都露,其實看起來比較整齊。
隱藏在牆壁上方的儲物空間
電器櫃下方的食物櫃
另外,更重要的一點,就是有出才有進,這點尤其適用於衣櫃,所以我通常是要丟一件衣服時才買一件衣服,如果不小心順序反過來,先買了新衣服(這情況極少),或是受贈接收朋友的衣褲,那麼就要回頭去檢視,衣櫃裡有什麼衣服其實可以丟棄。
斷捨離也講究時機成熟
相信我,一定有捨不得丟東西的時刻,這是人性,那就先放著沒關係,不用有壓力,只要養成不時檢視家裡物品的習慣,多重複幾次之後,心裡要丟掉那個你其實知道根本已經不用的東西的信念會越來越強,到時候斷捨離也就非常自然且水到渠成了。